易筋經處理痔瘡?

 

有痔瘡問題,請先就醫,底下為參考,輔助而已。

痔瘡從生理外觀上分內痔、外痔,通常以齒狀線為分界,發生在齒狀線之上稱為內痔,之下稱為外痔。

痔瘡依據嚴重程度由輕至重,

第一度症狀較為輕微,內痔的痔核會膨出在肛管內,便後出血。

第二度,排便出會跑出痣核,一旦解便時痔核可自行縮回,視為第二度。

若痔核需用手推回則為第三度,通常發生在症狀較嚴重者,只要一用力或過度疲勞就會發生。

痔瘡四級.jpg

一旦痔核永久脫出就進入第四度,會有直腸飽脹感,造成排便不順。

從氣血來看,氣滯血瘀(所以先便秘)、氣虛下陷(所以直腸會掉下來)。

從經筋來看,大腸經、膀胱經、腎經、肝經(「肝主筋」「肝生筋」「肝藏筋膜之氣也」)、任督(雖然十二經筋沒有任督,但先放在這裡)。

 

處理:

*如果是第一、二級,單練易筋經,訓練大腸經、膀胱經、腎經、肝經的經筋還可以。這時氣血尚可,加上經筋的鍛鍊,還可以處理。第三及以後就要加上外在的陽氣(如艾灸、蜂膠)介入,先增加氣血,再加上筋的鍛鍊,使直腸沒有氣虛下陷而有能力上提。(重點在易筋經第二、八、七、十二式)

(易筋經下部功法也可以,目前我有看到易筋經下部功法使疝氣消除。但易筋經下部功法教的人很少。另外易筋經靜坐部分也要用到生拙火的方式,火性上炎使下腹部器官上提,我也有看到用此消除疝氣之例,但這部分教的人也不多)

*下腹部,腰部保持溫暖,使氣血容易暢通。(可塗薑膏,但肛門不可塗到)

*消除便秘為首要目標。(至少要常練易筋經第二、八、七式,配合艾灸、蜂膠)

*每次排便完,一定要清洗(最好溫水)。

*艾灸的部位:

百會:使所有的下垂的器官上提。(灸百會可以墊一張衛生紙比較方便)

阿是穴:肛門+長強穴,如下圖

灸肛門長強穴.jpg

大腸俞(膀胱經)、曲池(大腸經)

中脘、關元(任脈)

命門(督脈)

足三里(胃經保健要穴)

*飲食清淡但要有油(好油,很有助於排便),較濕重的食物,如羊肉等盡量不吃。

*消除壓力,大腸經跟自我執著有關,盡量不要有「我一定要如何如何」的觀念。

 

祝福身心健康

(圖片取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即告知,當即取下,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mit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