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我閱讀Sharf《諮商與心理治療》第三章〈Adler學派〉後,感覺跟我以前讀Adler的書不同,更增加了我對他的理解。尤其頁108說到:

 

社會興趣的概念對Adler何其重要,他以它作為評量心理健康的方法。假如一個人的社會興趣很低落,這人將會是自我中心的,並傾向貶低其他人及缺乏建設性的目標。

 

這段話對我剛開始是一個刺激,因為我比較害羞內向,因此我沒有很喜歡社交生活,杯觥交錯杯盤狼藉之時,正是最大的空虛之際。看到這段話,我問我自己「我心理健康」嗎?

    不可否認,這段話,對一般人是成立的。如果害怕人群社交生活,就會逃避,為什麼要逃避呢?不是內在自信心不足,就是覺得外在人群世界的力量太過龐大,以至於必須逃避,來讓自己剛剛的龐大力量能夠解除。如果一個人內在自信心足夠,能夠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他何須對社交興趣低落呢?

    但我繼而一想,很多修行大師,他離群索居,閉關精進修行,甚至不開口說話,心理健康嗎?他應該是心理健康的,因此,上面Adler的話語可以稍微修飾一下——如果對於社交興趣來說,你興趣缺缺,但你不害怕社交,不畏懼社交,你不逃避,但你沒有很喜歡,不會主動社交,這樣的人,也是心理健康的。

    以往我對他學說的理解來自他的兩本書:《自卑與超越》、《自卑與生活》,知道他的心理學也被稱做「自卑心理學」。這兩本書,當時我也算是熟讀,因為我正困擾著自卑的問題。自卑讓我不舒服,我想要解決,這書名就吸引了我。剛開始時,我覺得Adler提出的「補償作用」來處理自卑的問題還蠻有效的,所謂蠻有效的,就是蠻能激起你去改變自卑的狀態。這種改變不是直接去改變你在意的自卑點,而是繞了個彎去改變,想辦法找出強項,獲得某種成就,來補償因為某點而造成的自卑狀態。

    實施了一段時間,我有個體驗,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這算是我對Adler的「補償作用」理論生命實踐的結論。如果對於本身自卑的點,沒有無條件的接受,知道他跟自信的建立沒有任何關係,自信的關鍵乃在於發現生命的不可取代性、獨特性、絕對性,而這種不可取代性、獨特性、絕對性又不是建立在與別人的比較上,他本身是超越比較的,因而可以無條件地接受自我、愛自我,這樣的狀況下,我對於自卑點可以釋懷、完全放下,不再縈繞於心。如果是用「補償作用」,而非對自卑點的完全放下,當你其他更高成就達成時,更有一個反差對比,你更在意你的自卑點,心中想「如果那個自卑點如何如何就更好了」,因而有時更有對比下的「悲壯」,壯是不錯,但還是有點悲。

    缺少了這點,即使有「其實這個自卑現象,正是生命要我用這個自卑現象來彰顯其他成就的偉大」的觀念,都還是有欠向上一機的。這是我以往的體會,尤其來自於當代儒學唐君毅、曾昭旭先生思想來處理自卑的方法,而和Adler「補償作用」有所不同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mit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