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興,健康氣功新視界,台北: 雅典娜書坊,2011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Cpg7DwAAQBAJ&pg=PA49&lpg=PA49&dq=%E5%85%AB%E5%8D%81%E6%80%A7%E5%A6%84&source=bl&ots=rep8TQJzUE&sig=ACfU3U1w3FcQ9ePWeAizl_ROGLl0Abpjgg&hl=zh-TW&sa=X&ved=2ahUKEwjcu5b-vIPxAhXEGaYKHU3IAlgQ6AEwCXoECAsQAw#v=onepage&q=%E5%85%AB%E5%8D%81%E6%80%A7%E5%A6%84&f=false

 

P40

(第三章宗教與氣功異能)

第四節、佛家密宗修持脈輪與明點

 

印度佛教晚期盛行的密乘,受印度教瑜伽學的影響。立足於大乘如來藏思想,主要在從法界本具妙有的一面建立瑜伽體系,至無上部瑜伽,從身心不二論出發,對身體及心識的物質基礎更為重視,有一套頗不同於顯教的身心境緣起觀。

無上瑜伽把身、心都分為粗、細、最細三個層次,深層為淺層的内在基礎,並說在每一層次上,身心都相互依存,一體不二。既重視心識,也重視對心識所依存的粗細色身的分析,表現在瑜伽修行上,則既重修心,也重修身·與道教內丹之性命雙修頗為相近。

三層身心中表層粗身,指四大集成的血肉之軀及肉身所具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粗心,指前六識的個別活動及其所屬受、想、思等心所法,或有加第七末那識。這一層次的身心功能及身心關係,粗顯易見,屬生理學、心理學研究的對象,無瑜伽對此論析不詳,無多特色。無上瑜伽闡述最多,從禪學角度看來最具價值的,是對粗身心層下不為常人及近今生理學、心理學所熟知的細、最細兩層身心的探討,這兩層身心的建立,多半依靠瑜伽修習中的內省觀察。

 

++++++++++++++++

P41

一、細身與細心

細身,是由氣、脉、明點按一定法則構造而成的內在微細生理機制,為表層粗身心的活動正常進行的本源功能。有所謂心依於身,身之根本為脈,脈中有氣與明點,是氣與明點依於脈,脈又依於身也。

脈與脈輪,脈在梵語是nadis,為氣所循行的軌道·其相微細,非生理解剖所能發現,其作用約略相當於中醫所說的經絡。無上瑜伽說人身凡有七萬二千脈・分水、氣、血三類,各二萬四千條。水脈從頭頂向下伸,白色。血脈從心間向上延伸,屬於黑白脈之靜脈,氣脈與黑白脈並行,屬於動脈,紅色。七萬二千脈中,主要者有一百二十・次要者有二十四,對練瑜伽的人來說最為重要者,是位於身體中樞部位的左中右三脈,三脈中又以中脈最為重要。

中脈又名「命脈」,關於此脈的位置密典上有數種說法·大致上不多,如《教授穗論》云: 脈謂阿瓦都帝,從頂際至摩尼(男性龜頭)及足心際、《大乘要道密集、拙火定云》:阿斡都帝脈有二:一粗,於脊骨内上下充直,有一道脈.二細,於粗內有一極細白色脈,並說鄰近脊骨的粗中脈為俗諦,脊骨中細如馬尾百分之一的細中脈名「命脈」者,乃真諦,乃依自性習成,是修習瑜伽成就時所證見。《大幻化網導引法》分中脈為「柱中」、「修中」兩說。柱中指中脈的天生位置,位在脊骨中。修中,為瑜伽修習時觀想的中脈,應在脊骨之前。中脈從身之中央得名,不在前,有別於任脈。不在

 

++++++++++++

P42

,有別於督脈:不在左與右,不在左右之中間,有别於脊柱,不在前後之中間,有別於黄道(道教所言中黃正脈),乃前後左右之中央,蓋以其為無為法故。而無造作,此堅固不變之中位,被認為任運在虚空之中央,任運在法界之中央,當為修法時觀想的「修中」。

據《大幻化網導引法》說:中脈上端頭頂梵穴(百會穴),向前彎下至兩眉間印堂而止,下端在臍下四指處與左右二脈會合,交纏而成剪刀狀。中脈粗細如筆管般,或有人說如箭桿、麥稈,其色外白內紅,整體藍色:另一說法是外藍內紅。其相有四:薄如蓮瓣,直如芭蕉,色如茜草汁(棕紅色),明如麻油燈焰。或日,空如芭蕉,直如箭,紅如黃丹,熱如劫火。中脈又分為三段:從眉間上至梵穴下至心間一段,名噶底脈,純淨無染。《金剛法本續》云:連接寶海脈,白膩內腹空,精血所未染,大慧由此通。即指噶底脈,據說此段為超越性智慧的通道。《寧提自本續》云:心與眼連結,自然大密脈,其名為噶底,狀如水晶管。謂噶底脈外通二目,大圓滿「妥喝」法以之為連結内外法界的通道。中脈從心間下至肚臍下四指一段,名無我母脈,染淨相雜。中脈從臍下四指到密處(指龜頭)一段,名海螺脈,純染無淨。

左脈,梵名辣麻那,藏語名江嘛,右脈梵名辣羅那,藏名若嘛,左陰右陽,夾持中脈,離中脈約二指許,左脈白色,主運精,右脈紅色,主運血。二脈上端經兩耳後,通鼻孔,下端在臍下四指處與中脈會合。也有說男性左右二脈分別通左右睾丸,女性左右二下通子宮。左右二脈呈交叉狀,在脈輪處纏

 

+++++

P43

繞中脈,形如麻花,故人身左病右痛,右病左痛。左中右三脈在胎中最先生成,然後才依次生其餘諸脈。

中脈附近,還有摩環脈。一名時脈、塞脈,在中脈前,下起臍間,上至喉間。另外還有一些次要的脈,如病脈。能生種種疾病。

以中脈為軸,在頂、喉、心、臍等處各輻射出若干支脈,狀如車輪,稱之為脈輪(chakra),瑜伽修習至為重要。《教授穂論》云:「然於頂髻、頂、喉、心、臍、密輪、摩尼中央,如其次第,有四、三十二、十六、八、六十四、三十二、八支,於蓮花及薄伽輪中作脈結形。蓮花,謂脈輪作盛開蓮花狀,各輪蓮花瓣數不一。脈輪有根本四輪、五輪、六輪、八輪等說。最重要的根本四輪,於頂、喉、心、臍。」

 

 

頂輪:又名大樂輪。在囟門顱骨下,三角形,赤色,以千瓣蓮花(代表圓滿智慧)為標誌,從中脈分出三十二支脈,向下彎如傘形。此輪被認為是打通心靈與宇宙形而上實體聯繋的隘口,也是心靈解脫肉體束縛而自主生死的門戶,是修拙火定(遷移神識、靈魂出竅)法的關鍵部位。

《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云:於妙樂輪具大力,能有士夫用,相應出生清淨果根。謂此輪與解脫證果有極大關係。

喉輪:又稱之為報輪、報身輪或受用輪,在喉結後,圓形,紅色,向外輻射出十六根支脈,朝上仰如碗形·此輪為清淨身心而得報身、受用的關鍵部位。

心輪:又稱之為法輪、法身輪,在二乳連線中點後,略與

 

+++++++++++++

P44

心臟同一高度,三角形,或曰卍形,白色。從此射出八支脈,向下彎如傘形。此輪是阿賴耶識的中心,為見證心性光明而證法身的關鍵部位。《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云:是法輪者,如其受用,說無所動而得大果。謂認為如此可證不動智而得菩道果。心輪中有黃豆大圓點名「都帝」(和合),為阿賴耶識根本,打開此物,是放射本有心性光明之秘要。

臍輪:又名化輪、化身輪,位於臍後,圓形,雜色。由此處輻射出六十四支脈,向上彎如仰碗,此輪是氣、體力和生命熱量的中心,觀修而得化身的關鍵部位

以上根本四輪加密輪為五輪。密輸又名大樂輪、生殖輪位於會陰之上,相當於道教內丹所稱之陰蹻、陽關。此輪三角形,紅色,分出三十支脈,向下如張傘。密輪為中脈基室,被認為是生命能量的發動處。為末那識所起俱生我之處,故名生法官・這是修拙火的關鍵部位。

本四輪加眉間輪與密杵輪為六輪。眉間輪又名慧眼輪在兩眉心三角骨後,分出八條支脈。此輪是超覺視力和直覺的中心,據稱打開此輪後易得天眼通。一說成佛後,此輪的位置移到頂上肉髻,稱之為頂髻輪。或說頂髻輪在頂輪上四指虚空處,為一觀想的部位,又名梵穴輪,是修頗瓦及獲證大智慧的關鍵部位。

密杵輪,位於男性陰莖末端,女性陰蒂末端,分出七條支脈,對修雙運通者來說至為重要。

五輪加風、火、三輪為八輪,風輪即眉間輪,火輪位於心與喉中間,寶輪位於寶珠(即龜頭)中間,稱為三小輪。

 

++++++++++++

P45

另外,還有海底輪,又稱之為脊根輪、力源輪。位於脊柱基座末端,為生命之氣的發源地,被認為藏有無窮的體力潛能·又頭顱後有太陰輪,一名滴輪,與性能最有很大關係。後顎根部有甘露輪,為身中精津滲出的重要部位。它們在瑜伽修習中都各有其特殊作用。氣在梵語曰prana,直譯為風,為古印度以來各派哲學中的一個重要範嚼,原義為呼吸、生命之氣,後來指一種遍布陽光、空氣、水、食物等中的生命之氣,近似於中國哲學中的元氣;故近代多譯為元氣、生氣。無上瑜伽中的prana,主要指人身中的生命之氣,被認為是肉眼雖不見,而卻具有推動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功用之生命能量。有所謂遍身所在一切氣,入於一切所作中。意謂人的整個生命運動都離不開氣,生、死、中有(死後至轉生的過渡性存在狀態)及修道時成就的幻身,都氣的作用。據說氣有一百零八種,其中最重要的根本氣,支分氣各五種。十種氣分別以地水火風空五大為體,各具特定的顏色,各以身中某一部位為生

發儲藏點,各有其振動研發聲,由某藏文字表示,各具特定的生理功能。十種氣在母胎中即開始生發,最先生細持命氣,為心氣合一之體,從細持命氣漸生粗持命氣,再漸次生下行氣、平住氣,上行氣、遍行氣及五支分氣,由五支分氣出生五大,至十月胎圓身備。嬰孩出生後,十種氣各司其職,各住其位,若某一氣稍有錯易位,便會導致該氣所生部位及機能的疾病。最根本的持命氣若稍錯亂,輕則令人瘋癲、暈絕,重則死亡。人從生到死,各種氣在體內不停地運動循環。其運行分為內行、外行。內行氣在身內運行,以中脈為中心,從頂喉心

+++++++++++++

P46

臍等輸出,散入餘脈,復從餘脈回中脈。諸輪中臍輪為氣之根本,從彼處中脈分出十二支脈,為氣之遷移宮,凡十二宮,每宮各具五脈、五大、其中六宮主收氣,六宮主生氣。氣之外行,指通過呼吸,與外界交換氣體無上瑜伽還把氣分為業氣、智慧氣兩類。業氣:指凡夫報之身所具五大之氣,此氣在母胎中與母氣相連而行胎,出生

後經鼻孔行外呼吸,吸入之氣,經左右二脈與喉心臍諸輪,貫空臍輪十二宮,呼出之氣,向上貫空左右二脈,從右鼻孔出者,為陽性之日氣,從左鼻孔出者為陰性之月氣。每日所出二萬一千六百息中,業氣佔二萬零九二五息。業氣出入時,右鼻孔中日氣大種之生起與收攝,依次為地、水、火、風、空,每氣行三百六十。左鼻所出月氣之生起收攝,次第則反之,為空、風、火、水、地,亦每氣行三百六十。五大氣在鼻孔中出入之孔道亦有不同,地大氣從鼻孔下方往來,水大氣從鼻孔內方(近鼻梁處)往來,火大氣從鼻孔外方往來,風大氣從鼻孔上方往來,空大氣從鼻孔中央往來。

智慧氣,以空大為體,藍色,能入住於中脈,為產生出世問智慧的物質基礎。此氣在常人身上,一半入中脈,一半從鼻孔中出入,在每日二萬一千六百息中,凡出入六百七十五息,名羅喉羅氣。

無上瑜伽還說在身內外的運行節律,與身外天地日月的運轉節律有一致性。外相一年,為內氣一日,外為十二月,內為十二宮。如外一年爲二萬一千六百時,內則一日出入凡二萬一千六百息。這各小天地等於大天地的思想,乃取法自印度

 

+++++++++++++

P47

,與道教內丹人身一小天地說亦頗為相近。

二、明點

明點:梵語曰bindu意為精滴,指圓潤明亮的生命能的凝

聚體,跟道教所說的「精、氣、神」中的精有點接近。密分

明點為離戲、錯、物三種。

離戲明點:亦稱「智慧明點」,冠以「離戲」,謂此明點的

體相實不可言說,超越時空、主客、心物,不同於人們所知的

一切物質屬性。此明點是產生出世間般若智的本體,亦即「最

細心」之體,本性空,自性明,不生不滅,為法報化三身之

,乃修證成就時所現。錯亂明點:在凡夫身中,由無明所起

受想行識四蘊所造成,分為三種:一不壞明點,又譯「真

精」、「真水」,受之於父母精血,是人生命之本,終身不滅,

不增不滅,故曰不壞,又稱「持命明點」。主要住於心輪中,

與阿賴耶識和合為一,可謂人的靈魂。隨人心理活動之不同,

此明點可在中脈內上下移動。熟睡時,只有阿賴耶識在活

,上身一切氣攝集於心間,下身一切氣攝於寶珠中,斯時的

不壞明點稱之為「心真水」.當作夢時,第八識的習氣種子與

第六、七二識同時活動.上身一切氣攝於喉間,下身一切氣攝

於密處,其時不壞明點稱之為「敕()真水」,當醒覺時

第六七八識皆現行,上身一切氣於額間,下身一切氣攝於臍

,其時不壞明點稱之為「躬真水」,當性慾盛之時,上身

一切氣攝於頭頂,下身一切氣於海螺脈,其時不壞明點稱

之鴦「智慧真水」,意謂此明點蘊含著可產生「俱生智」的能

+++++++++++++++

P48

量。二咒明點,指修密法時,配合誦咒,在脈輪內所觀想的明

,此明點為意識想像,故亦非本然所具明點之原樣顯現。三

風明點,指意念為內外因緣動搖,產生雜念妄,瑜伽行者當

識其為內外風力使身中明點動盪的反應,加以對治。修氣而令

明點堅因,此修氣所堅固的明點稱之為風明點。此明點也屬主

觀意念有為地修成,故稱之為錯亂。

第三類物明點,為有質地形相者,可由內外緣而漏失。此

又分淨濁二者。淨者主要指來自父母精血的紅白大,皆以心輪

為中心,紅大又稱之為紅菩提,稟自母血,從心輪向下擴充至

臍下三脈會合處而凝聚,為產生發揚性生命能量「拙火」(

稱之為梵火、忿怒母火、了義短阿)之本,以梵、藏文a字表

,白大又稱之白菩提,稟自父親,從心輪向上擴充至頂轉

而凝聚,為產生陰性智慧(月、免)之本,以梵、藏文han

表示,其大小如芥子,色白瑩澈,有如玻璃,喻比霜露點。

物明點之濁分,為由先天紅白大能量為本。吸收飲食中營

養精華而生的各種體液,此又分濁中之淨分與濁中之濁分。濁

中之淨分,指吸收飲食精華而轉化為血肉髓精者,其中精為骨

之淨分,濁中之淨分益養色身,之為寶,其中精液之淨

分轉化為容光與氣力。男固精不漏,女煉經血不漏,曰:堅

固苦提,極為無上瑜珈所強調,一如道教內丹之強調練精化

氣。物明點濁中之分,指從飲食中所吸收的水液中被排泄

者,如:汗、尿、涕、涙、精液、經血、屎、垢等。

密典中說明點有圓潤、明空、清涼、暖熱四相,這主要是

就不壞明點與物明點中的淨分而言,其中言清涼者專指白大,

+++++++++++

P49

言暖熱者專指紅大。氣、脈、明點按特定的結構組合為細身,

其中脈為氣與明點運行的軌道,明點可看作氣之凝聚,氣可當

作明點所蘊能量的運行。

與脈點集成的細身相應的細心,指意識層下的末那識及

阿賴耶識,尤其指與阿賴耶識中所藏一切有漏種子所生心識相

俱的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等八十性妄相聯繫的一切無明妄

心。八十性妄即植根於無意識層、具染污性的本能性心理機

,粗分為:貪、瞋、癡三類,細分則貪類有貪、遍貪、下

喜、中喜、上喜、踴躍、勝變、希有、憎、相抱、作吻、固、

勤、求、勢、樂、下合喜、中合喜、上合喜、緊、舍、不睦、

欲、句顯、真實、不真實、決定、不取、布施、警策、勇健、

無愧、慎、惡、劣性、欺誑凡四十種。屬瞋類者有下離貪、中

離貪、上離貪、來、下煩惱、中煩惱、上煩惱、寂、尋、下

怖、中怖、大怖、下愛、中愛、上愛、取、不喜、飢、渴、下

受、中受、明了、明執、分别、不知慚、無悲、下慈、中慈、

上慈、老、收、妒凡三十三種。屬癡類者有中貪、失念、迷

亂、不語、低嫌、懈怠、疑悔七種。無上瑜伽認為,細身與細

心緣集為人內在的生理、心理機制,身心互相依存,一體不

,不可分,細身中的氣,甚至說氣即是心識的物質基礎,

心識是氣的作用,具體而言,色蘊本體為地大氣,受蘊本體為

火大氣,想蘊本體為水大氣,行蘊本體為風大氣,識蘊(阿賴

耶識)本為空大氣。這雖未必不可有顯教的心色不二論推導

而出卻為顯教所不談。

無上瑜伽還認為心理上的無明、煩惱及智慧,皆有其細身

+++++++

P50

氣脈點的物質基礎,心的變化,能引起氣脈點的變化。心理上

有煩惱,身中必有一脈結纏縛,令智慧氣無法趨入中脈,

貪、瞋、癡等,皆氣血精之妄動,(白大)妄動則生貪

,(紅大)妄動則生瞋惱,氣妄動則生無明。而生起貪瞋

無明的生命能量,與佛菩薩生起智慧、慈悲、方便的生命能

,同出一源,只不過凡夫依無明我執為本,對外境物生起迷

執而妄用生命能量,做無價值或負價值的業用,諸佛菩薩

以智慧為本,善於遇用生命能量,用之為極具自利利他價值的

業用。據稱一個人所具煩惱的深淺厚薄,在深定中可由脈結的

 

纏縛、氣的阻滯而向內照知。具靈敏超覺能力的密乘上師,

可據直覺學法氣脈的情況而知其心理素質如何。九結十使五

毒等,以密乘理觀之,是脈結纏縛而成,而九結從脈上言,

使從氣上言,五毒(食、瞋、癡、慢、疑)則從明點言之也。

實因心理上有一自私,生理上必有一脈自縛,煩惱大者,脈結

阻滯氣血通行,便導致種種疾病,瞋怒憂喜,皆可令氣亂而

生病。貪淫縱,或勞心過度,耗散氣與明點,生命能源枯

,不能不病衰夭亡。三毒十使等煩惱的總根源乃無明癡暗,

以凡夫業氣為基礎。常人皆因宿世的無明煩惱,造成今生所受

的既定因果,自出娘胎,智慧入住的中脈即扁縮不通,有如

乾枯羊腸,從先天紅白大所生生命氣,走左右二脈,出生後天

精血,並從鼻中出入,攝取外界五大,孳生煩惱妄想,,隨業氣

之生滅,生命形態亦被局限於欲界,蒙蔽了本有智慧光明使不

得顯現。

++++++++++++++

P51

三、本來身心與光明

無上瑜伽認為,煉化氣脈點及其他各種瑜伽修煉的目的,

是為了超出生死的訣要,在於證見本來身心或心性光明。本來

身心又稱之「最細風心」,被認為潛在於細身心層下,為生

死涅槃、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之本體。最細風又稱為光明氣、不

壞氣、智慧氣,實即離戲明點之運動,或最細風聚而為離戲明

點。按現代物理觀念,最細風、智慧氣,可解釋為某作為超

越智慧基礎的至極微細的能量或力場,在凡夫身中,最細風依

脈中的不壞明點而存在,所生之氣為俱生氣或不壞氣,是周身

一切氣的最終本源。不壞明點、俱生氣與藏有無明煩惱種子的

阿賴耶識和合,住於中脈內,以心輪為本位,其內蘊藏本來身

心。故曰本覺光明住於凡夫肉團心中,名菩提心。與最細風一

體不二的最細心、本來心,其最為根本者稱之為光明,另一譯

為淨光或明體。光明論是無上瑜伽修體系之橋要,有印中最

極光明印之說:一如顯教、頓教以心印為樞要。光明,梵語:

prabhasvara,意為極淨光,指心未被妄念蒙蔽時本具的覺性。

相當於顯教所說的心性、心體、心地。言光明者,蓋從心性本

具明照不昧的功用著眼,且有心性呈露時有光明輝耀及心性本

質是光明的含義。心即光明,此主張最早可見於阿含經。無

上瑜伽分光明為根、道、果三種。

(1)根光明

又稱之為根本光明、母光明,分實際光明、死光明、眠光

++++
P52

明等多種。謂此光明本具於眾生根身,不管其人是否修證,在

特定時刻都會自然顯露。實際光明又稱之為理光明,指眾生心

本具的體性。所此此心之真體,諸法之質相,不二不異之真

,當彼已得受用於無上清淨大安樂境時,即獲證於超乎一切

之法者,是即根本淨光也。實際光明實即教所言之本覺或正

因佛性,天台宗六祖佛義中的理即佛。死光明,指人臨終之際

至死後未生的中陰身期間,自然流露的離念心體。謂眾生生命

之形成,是從自性光明生無明,由無明生空,從空依次生風、

火、水、地四大,由四大集起色身,人於生命臨終之際,

織、氣與四大肉身分離。地界入水中,水界人火中,火亦入風

,風界入心中,心入於心所,心所入無明,此入光明中,

是三有滅。當心識突然脫離四大肉身的束縛時,一切藉四大而

生的粗、細妄念失其所依,得以暫時止息,從而顯露出未受妄

念遮蔽時的心地光明。伴随四大的依次收攝,及周身氣向中

脈、心輪內的凝縮,在主觀心識中現為種種光亮境相,最後呈

現心光明,這一過程一般稱之為臨死八相

(1)如煙霧相,乃地大收入水大的反應,外相則身不能動,自覺山地崩潰,沉重不堪。

(2)如陽焰相(水波反射之陽光),為水大收入火大的反應,其時滅由瞋性所起三十三種分別,外相則汗液、唾液乾枯。

(3)如螢火相,乃火大收入風大的反應,其時滅由癡所起四十種分別,外相則身之暖熱減少。

(4)如燈光相,乃風大收入識大的反應,其時滅由癡所起

+++++++++++++

P53

七種分別,外相則呼吸出多入少,甚或停止。

以上四種死相,為細質收滅所現之相,有於死前依次發

,亦有卒爾一時發現者,種種不定。當燈光相現而風大收入識大時,周身一切氣收於心輪內,阿賴耶識所藏細心之八十性妄,随細身氣之收攝而止息,從而得以豁露出最細心,此心的顯露分為四個過程:

(5)白道相(如月光相)如無雲晴空皎潔月光,當對此光的分別心熄時,粗分別心滅,出現空境,稱為所顯空。

(6)紅道相(如日光相)如無雲晴空朝暮時分紅黃色日光、當熄滅對此光的分別時,細分別心滅,空境增廣,稱大空。

(7)暗黑道相(如黑暗相)如無晴空黃昏時天光,斯時大半微細分別心熄滅,顯現勝空,簡稱為近得,即接近於光明之意。

(8)如黎明晴空相,如黎明晴空東方曙光,極為明湛,其時一切微細分別心熄滅,顯露出真正的心地光明,此與實相空相應之境,稱最勝空。

據今國外通過臨床死亡後復活的病人之回憶對瀕死經驗研究的結果,證明在瀕死經驗或脫體經驗中,幾乎都有某種燦爛的光明及黑暗相出現,有如密乘臨死八相中的如月、如日、如黑暗等相出現者,可見臨死八相說當有一定的依據。

密乘依死光明的自然顯現,建構出一套中陰成佛法,謂只要時多加修持,體認過光明,縱生前未能解脫,當臨死及死後死光明顯現時,予以認識自心與光明融為一體,任持不失,

+++++++++++++++

P54

便於此時證得法身,解脫生死,又認為修氣脈明點,當氣入住融於中脈時,也會依次顯現如臨死之八相,見證光明。

根光明的自然呈露,據稱不止於臨死之際。法身喜遍空、死、悶絕、睡眠,呵欠及噴涕之時,剎那能覺知。意謂在臨入

睡前、悶絕之際及打呵欠噴涕之時,根光明都會暫時顯現,不過為時極短、不大好體認罷了!一般認為光明有九種顯現,其中嬰孩時光明,指的是嬰兒未飲母乳前的混沌心態,大醉時光明,指的是君子醉時不隨睹境而不作意,於內心中光明全發。

此中最重要者是眠寢時光明,因就寝前剎那中六境念俱止,後剎那中夢寐未起,在此二者中間正值杳杳冥冥之際,光明顯發,因而稱為眠寢光明。密乘依此設睡眠修法,於臨睡前半夢

半醒之間體認根光明,修禪定觀想,據稱修習純熟,能於夢寐中保持光明而不迷失,並隨意轉變、創造夢境。按此,無上瑜伽所說根光明,係指意識之流忽然截斷時,呈露出來的空白心地,就如用大水閘突然閘斷河水時露出來的河床。密乘所言

謂心以體證光明的法則十分簡單,其所言光明呈露的主觀體驗,看來也並不神,可以試驗一下無妨。

(2)道光明

指在修道過程中,由瑜伽調心所知見體證的光明。根據所修的法及見證光明的層次,道光明分為通義光明、密義光明、覺受光明、眠薄光明、眠重光明、喻光明、實義光明等多種,通過瑜伽修習,了達心性本來無生,與顯教尤其是中觀派關於心性的見地一致者,稱為通義光明;指顯密共之意。由

++++++++++

P55

修習密法生起、圓滿二次第及雙道、睡眠定等所體認的光明,稱為密義光明。

無上瑜伽見證光明之道,大略可分為頓漸二途,頓見光明,係依根光明之理,或具心離念,謂心令與真如契合,或頓斷妄念,於離念的剎那間體認根光明,這多依成就上師的指授、加持或依光明理,於臨睡前體認眠光明,依法修禪定,修定至得決定了知光明、領受澄湛之心光,稱之為覺受光明。依覺受修睡眠定,於眠夢中能滅除昏味,識持心性明空,然夢中尚現粗細塵境,之為眠薄光明,功力增進,於眠夢中唯現光

明而恆識持,稱之為眠重光明,在眠夢中依次了達四空,即顯、增、得、空之境,

恆識本來心地,為真正眠光明,亦稱之為通達光明。

漸見光明之道,是根據身心不二的原理,從修身入手,修寶瓶氣、金剛誦等氣功,漸漸令氣入住於中脈,於所生寂定離念心上,尤其於內見如月之光後所體認的光明,相似於本覺光明.稱之為喻光明,或修拙火定、雙運道,於白大從降下時所生最勝俱生喜,空樂不二的覺受上體的光明,以空樂為喻,亦稱之喻光明。氣入、住、融於中脈,臨死八相完全出現,於最後所現如黎明晴空相上所證見的光明,方為其正的

心地光明,稱之為實義光明或義光明,無上瑜伽認為只要得見義光明,即為見道。即親見實相本面,入密乘菩薩初地,然後依此光明修道,便可直證究竟佛果。

++++++

P56.

(3)果光明

瑜伽修習得大成就,所修子光明與根本母光明完全契合無間,即子母光明會合,證得密乘菩薩道第十三地金剛持地,亦即成佛之時,本覺光明完全開發,窮徹心源,其時所證光明稱之為果光明。果光明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妙用,能使修行者永

離生死苦海,證入常樂我淨的涅盤,發大神通,成就莊嚴淨土,獲得分身無數、渡化眾生的妙用,密典中常總結為八種成就,如偈所云:圓聚一切金剛力,身語意及諸悉地,動靜顯變俱無礙,莊嚴福德一切成。如是無上八最勝,即瑜伽道圓滿果。

(4)結論

與顯教大乘性宗一樣,無上瑜伽以窮證光明為解脫成佛的

秘要,謂自心明體即佛,佛被稱為明滿即圓滿證得明體之意。

《喜金剛續》云:內外覓佛不可得,此心即是圓滿佛。三世明

滿體是一。彼之自性及自心。這裡說的此心、自心,指眾生心

體光明,這與禪宗以即心即佛概括的宗要可謂同調。無上瑜伽

把見證光明時的主觀體驗或光明的特性,總結為樂、明、無念

之三位一體,:謂深受妙樂,不覺身心存否,內心雀躍、舒

適、安逸,自然遠離一切苦及五慾粗樂,如《大乘要道密集‧

大手印頓入耍門》所說因有漏樂發生無漏,其相猶如少女之

,離於言說,不可屬當。又雖是樂,當體全空,空樂不異

也。所謂明,解釋為昭昭朗朗,明明白白・來明照自覺,

+++++++

P57·

己明證心本體或實相。如實知真正自我,而非同一般對知識之通曉。

明者非是世間明色,坦心體上離過失垢染渾濁,譬如秋

日澄湛晴空,即於彼等,能知能覺、自體本有。無念或無分

,謂無妄念分別,並自然具對萬法皆空無生的定解,樂明無

念一體不二,同時具足,正如《大乘要道密集,大手印伽陀支

要》所言:樂即無念,樂即明照,明照即是無念之樂,樂明無

念無別異故,名為無念。密乘雖說見證明體時有樂、明、無念

的覺受,但又強調具樂明無念未必是見證明體,不論見證與

,只要於樂明無念上稍起執著,便要墮入世間三界,修習禪

定時必須捨棄樂明無念的覺受,才能真正見證任持光明,無上

瑜伽說光明體本來具足佛的三身,有謂無念者法身,樂者報

,明者化身。一說明為報身,樂為化身,在《大圓滿無上通

廣大心要》說明體本具空、明、大悲周遍三德,體性空即法

,自性明即報身,大悲周遍即化身。這與禪宗說的自性具三

,發明成四智可說是同一旨趣。光明、最細心與最細風、離

戲明點的自性是一,一體不二。無上瑜伽說見證光明時,氣必

然入住融於中脈,使凡夫業氣化為智慧氣而進入智慧脈道,

開心輪上纏縛遮蓋性光明的脈結,被無明遮蔽的本有心光於是

乎隨智慧明點的凝成或擴張而頓然進化,大乘經中有所心華

發明,照十方剎。即指此種境況而言,不過密乘無上部更認為

說圓證光明時,不但證得以最細風或離戲明點為體、量等宇

宙、不生不滅的法身,而且現前肉體四大也融入光明中而發生

物質結構的改變,變為虹光(光蘊),這被修煉瑜伽者奉為其最高成就。

+++++++

P58.

第五節、基督教創始與氣功異能

基督教創始人耶穌,在研究耶稣的眾學者眼中是個具有争

議性的人物。甚至究竟是不是真有其人,學術界所持意見不

一。在筆者認為,耶穌存在有其人,但是後世的基督徒利用

共人物的基礎上加以攀緣附會、加工或神化了的人物。這種

「添油加醋」形的人物在傳統文化中經常出現。如中國老子,

不是被道教徒神化為「太上老君」嗎?但是,在耶穌還是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mit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