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準備要寫的題目,但還沒想到要怎麼寫。(因為我想世界和諧,所以不必要的爭論,能減少就減少,我的願望是所有的易筋經都能使世人得益幸福,我以後的規劃是成立一易筋經養生會館,不用大,每天都有不同的易筋經練習課程,最後以靜態十二式易筋經作結收功,這方面受瑜珈練習小屋--大欣的書房啟發甚大,參見http://www.driller.idv.tw/?page_id=5,所以易筋經間彼此的差異,我希望是合則雙美的互相合作,儘量不要互相攻擊,能合作來讓易筋經使人生更美好)。

動機是前些時候看到某些易筋經網站的某些前輩,在說明這個問題時,講到對於本部落格所主的十二式易筋經,其中的批評有些誤解,最後的結論是不建議練習(應當是所練習版本或方法和本文所主有所差異導致),和我所主要練習的十二式易筋經(緣渡所傳的歸真功法、或曰生命十二式,請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vividyyy/article?mid=606&prev=616&next=605&l=f&fid=6)的心得、功效差異甚大,我感到,這樣對於一個有益於世人的功法來說,是很可惜的,引起我也想來寫一篇同樣名稱的文章之念頭。但是我不想直接批評別人練的功法,所以還沒有想到如何動筆,既能說明十二式易筋經的優點,又能尊重其他易筋經版本功法。

只是我必須先說明一點,這是所有功法的前提,我的法執並沒有很重,所以看本部落格者,當先有此雅量,就是---------

法無高下,應機則宜;藥無貴賤,對症則良

如此,我們才好有個分辨,對於怎樣的人,什麼功法是最好的,什麼功法對他就沒有那麼好。沒有考慮練功者的狀態來談這個問題,一定會有不足。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功法無限,一個人不可能所有的功法每天都要練過,一定會有本末主從,所謂的本、主,就是每天一定要練的,他比較像是「空氣、水、食物--飯」,至於其他的末、從,有點像山珍海味,膏梁厚味,不適合每天吃的(時間、人力投資太多),可以偶而吃,對身體也很好。但每天吃,生命負荷不了。

無限祝福

1.關於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和呼吸問題。我現在練習過好幾種版本的易筋經,比較強調呼吸的是周寶富先生的天門108式易筋經,地門6式易筋經和逍遙先生所傳的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孔德先生所教導的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則強調自然呼吸,同樣是周述官版本易筋經也有呼吸間強調的差異)。有些人認為練氣一定要配合呼吸吐納才是真正的練氣,捨此,易筋經就和一般的體操沒啥兩樣(一般體操也有疏筋活血的作用,也蠻好的,只是不夠徹底全面)。對此,我是不太同意的(即使沒有注意呼吸,純粹自然呼吸,易筋經和體操還是差別甚大,因為他是配合十二經筋的)。何以故?並不是只有呼吸才能掌握氣的運轉的。呼吸還要配合意念觀想來掌握氣,才有方便性。純粹動作導引可不可以練氣,這是可以的,因為筋的伸展拉擰扭轉本身就會帶動氣血的運轉(這是易筋經之所以要叫易筋經的道理,因為筋是其中的關鍵),這可以很容易實驗得證的,例如我們練習周述官版本的獻杵起功勢,不要特別注意呼吸,只要放鬆自然呼吸就好,一會後(三或五分鐘不等),手等處就會有氣感,這我曾經叫學生做過,一般都會有,偶而少數幾個沒有,原因是身體太差,或者是不夠放鬆等其他因素。十二式易筋經中有時會利用呼吸來掌握氣,也是因為呼吸的動作從身體內去帶動筋肌的拉展來練氣的(例如十二式中的第二式大腸經必須鼻吸口吐,十二式中的第八式腎經必須嘴巴成「一」狀,鼻吸口吐),

 

依我練習真善美版本(類似周述官版本)易筋經經驗,周述官版本易筋經的確是要注意呼吸,但不是在正身圖(或曰正身式)就注意,所以一開始自然呼吸即可,並不太需要將動作配合呼吸,尤其是哪個姿勢時要吸,哪個姿勢時要呼。一開始就注意如何呼如何吸,徒增練功的困擾(剛開始的呼吸只是用來計時和使身體適應這個姿勢用的,如呼吸一口,呼吸三口等。如果時間足夠,呼吸七口亦可,但通常是奇數,因為要增加身體的陽氣)。何時才開始要注意呼吸?坐身圖,尤其是定身圖時更要注意呼吸,這是周述官版本的優點,不過也是他的缺點,因為這時他目的要通任督二脈,他要提丹了,(請參考真善美版本易筋經頁56的「行功始末」一節,說到:「前九圖通關分氣,正身圖運氣還元,惟定身圖轉運轆轤,搬動河車,採藥煉丹,和神養性……」)他要用氣去推動提煉,所以這時他要很注意呼吸,看坐身圖尤其是定身圖下文字的說明即可得知。讓意念隨著呼吸走,然後使氣聚集提鉛,來通任督二脈,有他的厲害之處,因為意念來掌握氣是個很強而有力的方法(請參考真善美版本易筋經頁14-15:「凡練內壯,其則有三」此段其中的「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精神氣血不能自主,悉聽於意,意行則行,意止則止。」)為何說這是他的優點正在於此。(周述官版本修行的整個過程其實可以參考本部落格的兩篇文章,內經圖http://tw.myblog.yahoo.com/vividyyy/article?mid=215&prev=222&next=213&l=f&fid=6,修真圖http://tw.myblog.yahoo.com/vividyyy/article?mid=213&prev=215&next=203&l=f&fid=6,但這兩篇不是我寫的,內容有些也可討論,我目前還沒有準備修正,有這兩篇文章在心裏,比較知道我們要修什麼,怎麼修,過程怎麼走,練習易筋經我們的心裏會比較踏實,在周述官版本中也有,見真善美版本頁57-59中的「周身前後通關圖式」、「坐身內功正面圖式」、「坐身內功背面圖式」)

但我覺得對於古人思想淳樸、意念單純、嗜欲不深而言,很適合,現代人也不乏古人的這種修養,但比較少,大部分人意念紛飛、心思不定、嗜欲深廣、名利心強、我執甚重、自我概念很大、心量不廣很不容易接受他人,基本上受教育越高越嚴重。用呼吸配合意念,藥之老嫩,武火採煉,文火沐浴等等非常細緻的功夫,就容易出差錯。這就是為何說也是他的缺點的原因。這也是孔德前此都強調自然呼吸,甚至在定身圖都主張要用自然呼吸的緣故。這個和十二式的設計不同。剛開始的自然呼吸目的其實和周寶富的天門108式目的相同,就是以形帶氣。因為現代人不自然太久了,所以什麼姿勢該有怎樣的呼吸已經都走樣了,所以才用何時呼吸來調整。所謂以行帶氣很容易理解,例如當我們做擴胸動作時自然會吸氣,如果夠放鬆,身體他會有自然的韻律與智慧來因應肢體的導引而自然呼吸的。(關於定身圖修練的基礎功夫與心靈條件之需求可以參考一般丹經或道學通論著作,如胡孚琛之《丹道法訣十二講》第三講「慎轉任督」,但我覺得 胡 先生還講得很保守客氣。不過周述官版本在此後的大周天修練並沒有著墨,約僅止於小周天層次。伍柳仙佛合宗曾把這個次第用九個圖統攝:漏盡圖第一,法輪六候圖第二,任督二脈圖第三,道胎圖第四,出胎圖第五,化身圖第六,面壁圖第七,虛空粉碎圖第八。-----有時加上調藥練精成金丹圖,共九圖。前三圖和調藥練精成金丹圖四圖,屬於小周天層次。後面幾圖,周述官版則比較沒有論述之。這純粹是對於丹道而言,不是什麼缺點,因為看個人對生命的設定如何,以我而言,能練到小周天層次,對於生命的啟示、收穫、作用就已足夠。洗髓經原文對此的論述也是非常的模糊的。一般來說,對於易筋經洗髓經的原文比較沒有爭議,爭議的常常是原文後面的功法部分, 周述官 先生的版本設計規劃也是如此,他先把「翻譯易筋經原文」、「翻譯洗髓經原文」列出後,開始展開他的「增演」。)

 

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和十二式易筋經設計不同,周述官版本前面的理論說明雖然也有「筋絡」部分(詳細說明十二經筋),但是他的功法卻不是依照十二經筋順序來設計的,十二式易筋經的設計是依照十二經筋,十二經筋又相應於十二經脈,如此來通脈,使脈寬氣順。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和瑜珈比較類似,都是以部位為主(瑜珈也有以經脈鍛煉為主的亢達裏尼瑜珈,但主要是中脈為主,一般我們所見的瑜珈都是屬於哈達瑜珈,屬於體位法的操作),所以裏面才會有通上焦、中焦、下焦等姿勢,也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在每一圖的前面以獻杵開始,幾乎每一圖後面的練功法都是獻杵還原、仰面朝天、拱立歸位。為何如此?因為他是以部位為主,所以正身圖完畢要接著側身圖,然後接半身圖,然後接……等等。每一圖和圖之間,因為不是經脈順序的關係,所以一定要還原歸位,從肺經開始,然後再回到肺經,仰面朝天的作用就是在讓全身的氣上下順暢通氣,再回歸原位,作一歸零的動作,然後才開始下一圖的練習(但是正身圖有練習上的優先性,這是因為他是站樁的原因,站樁在修行上有身體全面導氣的好處。所以 崔琳 小姐的易筋經影片分成幾部分,說到可以分開練習,其實應該是方便推廣易筋經的說法,他還是有其先後的關係)

 

以部位為主的易筋經練法和以經絡為主的易筋經練法有何差異?

 

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前面九圖以部位為主的鍛鍊筋骨皮精氣神,第十、十一圖主要要通任督二脈以修真導氣。第十二圖臥身圖並不是說要第十一圖後才練的,這是他比較沒有次序的唯一點。也是他善巧的地方。因為這是他提供睡時的練法,好的功法會提供醒時的練法,和睡時的練法,因為人生幾乎有1/4-1/3的時間在床上睡覺,如果這個時候不練功,其實也蠻浪費的,而如果我們知道易筋經主要以肢體的導引姿勢為主來練氣,那麼睡姿也就很重要了。只是他有提醒:小心走丹夢遺。這當然是睡覺修行最重要的可能失誤處。(不過關於睡功,書上說得也很少,還是要參考胎息訣等著作)

 

前面九圖即使以部位為主,也是條理井然,非常有次序,把全身的部位由上到下,由正面到反面整個都全體籠罩住,我們看到這裡就可以知道他比瑜珈要厲害很多,瑜珈的動作千百個,以至上萬個之多,每個瑜珈師在教導時,常常選取幾個體位法來教導,今天教的和昨天教的也不相同,弄得學習者,無所適從,莫衷一是。周述官版本在此很有智慧的用前九個圖共157式(每式的動作常也比瑜珈要簡單很多)來鍛鍊,已經很不錯了。但是157其實也不少,所以練習周述官版本的,每天真要練習前九圖,大約兩個小時是少不了的。所知網友中,有立志宏揚周述官版本易筋經者,據其告知每天練習兩個半小時以上,這對於有志修練者,是沒有問題的,對於一般普羅大眾只求身心健康,恐怕不容易付出。

這是以部位為主來練習通關分氣的麻煩之所在,因為是以部位為主,所以上下前後分著來練,就會很多伸展的姿勢出來,而每個伸展的導引姿勢透過肢體的前後上下開合扭轉等動作,導引姿勢就會多了起來。

相較起來,十二式因為以十二經筋為主,而十二經筋雖然是相應於十二經脈,卻不是單單一條線,常常是一片的,對於講求撐筋拔骨的易筋經來說,恰有他的好處,好處在以簡禦繁。例如,在十二式第一式肺經中,屬手太陰經筋「起始於手大指的上面﹐沿手大指上行結於手大魚的後面﹐行於撓動脈顯露而搏動處(寸口)的外側﹐向上沿前臂而結於肘關節中部﹐再向上行於上臂()的內側進入腋窩的下面﹐然後出於鎖骨上窩部﹐結於肩部前面(肩前)﹐上行結於鎖骨上窩部﹐向下進體腔結於胸壁裡面﹐散布貫穿膈肌賁門部﹐向下抵達季脅(季肋),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注意這句話「散布貫穿膈肌賁門部」,就是胸前一片的意思,如果設計十二式的人真的是達摩的話,那達摩對於人體生理解剖學一定非常清楚,為何他會利用類似獻杵這個動作來伸展肺經呢?我們可以左手握住右手手肘部分,當我們彎曲右手時,右手臂內側的筋會非常明顯的被伸展到,使得我們的左手很明顯感到右手肘內處的筋在伸張著。這就是配合經筋的好處。在蕭天石主編,自由出版社的《真本易筋經秘本洗髓經》中,許多內容和周述官版本相同,他的許多理論,和周述官版本相類似,可是他配合的圖形功法卻是十二經筋的韋馱十二式。

十二式的商榷地方是真能用十二個動作來統攝全身嗎?這用中醫的理論來說明就很清楚了,中醫的辨證論治有幾個方法,有傷寒論的六經辨證、或臟腑辨證、或十二經脈辨證,或是八綱辯證等等。其中十二經脈辯證就是從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入手,換言之,可以涵蓋全身才可以來作為辯證的依據,所以十二式的十二個動作是真能涵蓋全身的。

但為何有人練沒有功效呢(例如練釋德虔、釋德揚之動態12式連續動作者)?尤其是相較於周述官版本前九圖157個動作,練動態12式的效果真的差很多。這就牽涉到時間劑量的問題了。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前九圖157動作每個動作呼吸三口,十二式易筋經12個動作每個動作呼吸三口,哪一個效果會比較好?由於157個動作遠較12個動作多很多,時間上的消耗也比較多,所以157個動作的應當比較好,但他是有時間、次數上的代價的。這是以前我建議網友每天必練12式,然後周休二日星期六日加練周述官易筋經的緣故。如果不練周述官易筋經,只想單練12式易筋經,如何練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那就要從時間上著手。這時一定要練定式動作之易筋經,尤其是緣渡所傳的生命十二式版本,因為他很重視十二經筋的起點和終點,就是在手指端和腳趾端,然後用力撐開手指,手掌盡量垂直手臂,腳趾盡量用力扣緊地面,這樣才能有效伸展十二經筋,然後每式如果能做3分鐘,甚至5分鐘,這樣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每式3分鐘,十二式才36分鐘,加上前面暖身,後面靜坐,下座按摩拍打,時間上還是經濟很多。

 

以部位為主的易筋經練法,和以經絡為主的易筋經練法有何差異?以部位為主的易筋經練法有個最大限制就是面對病痛時的對治考慮。這我們參考瑜珈其實就可以得知了。瑜珈可以治病,這應該是可肯定的(就好像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可以治病也是可確定的),如果練瑜珈扭傷,或是本來就有扭傷,還要繼續練嗎?一般瑜珈師在面對學員扭傷時,通常會建議休息一陣子,不太建議繼續練,等好了再練。因為以部位為主的話,若該部位受傷,我們再去伸展該部位,常常會更嚴重,更給該部位過度刺激,這樣會更嚴重。推拿裡面的辯證常常也是如此,該部位疼痛,不一定要推拿該部位,除非我們確定這個痛點是某個病因的對應點,那我們才可以去推拿按摩該點。高明的瑜珈師有經驗可以建議學員作哪些動作來緩解,一般瑜珈師就沒辦法,何以故?因為他可以從經驗中學習到。但他學習到什麼呢?其實這就是中醫的經絡觀點之重要了。例如,肺經有問題,他的痛點可能會反應在大腸經、胃經、脾經。假設現在反應在大腸經,我們去作十二式中的第二式大腸經,他的確可以緩解大腸經上的問題,但要徹底解決就要練到肺經才可。這是身體病痛上很重要的現象,中醫上有所謂的「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或「上病下治、下病上治」都是這個原理。所以如果是依經絡為主的十二式就有這方面的便利性。在這方面,整個中醫學都可以是易筋經的背景知識。這方面關請參考前些時候大陸很紅的 周爾普 先生的[人體X型平衡法]一書(網路上很多地方可以下載),或是台灣晨星出版社 方幸賓 先生的[疼痛對應療法]一書,就可以很清楚了。這是以經絡為主的易筋經的優點之所在。以部位為主的易筋經練法,因為經過部位的經絡通常不一定只有一條(例如,十二正經中經過心臟的經絡有11條,除了大腸經沒有經過外,其餘11條都有),通常我們沒有辦法確切的說出他主要處理哪些病痛。所以我們很難看到說明正身圖、側身圖……等等圖其中對治的病痛為何?以經絡為主的十二式卻有這個便利。例如,第一式肺經處理的的身心問題為下列這些狀況,這樣我們處理病痛就有某些的依據。對於我們研究易筋經也有很好的入手處。

心理:代表個人的自我意識、自信心、魄力。

肺氣正常---

情緒:慈祥而和藹、自信、無畏。

行為:思想獨立、自由不受拘束、不畏失敗、有同情心、能體諒別人、非常慈悲與友善。

肺氣陽實---

情緒:心煩、急躁。

行為:過度自信、我行我素、蠻橫不講理、處世欠圓通、什麼事都要求馬上就要做到。

肺氣陰虛---

情緒:憂傷、悲愁、自艾自憐、愛哭。

    行為:畏縮沒自信、對一切都抱悲觀的態度、喜憂思、愛幻想悲劇、不知自己該做什麼。

生理

經筋病:胸脅痛、肩痛、手拇指痛、掌心灼熱、前手臂痠痛、腰背痠痛。

臟腑病:臉色蒼白、氣喘、咳嗽、口渴、心煩、胸滿悶、胸鬱痛、鼻病、皮膚癢、感冒、汗多、頻尿量少、遺尿、中風、吐血。

 

 

關於周述官版本易筋經還有個最大的優點,這是一般版本易筋經所沒有的,就是因為他以部位為主,所以他有比其他易筋經版本更注意腿功部分,這就是指他的「行身圖」部分,從「左右獨步瀛洲」「右左禦風著步」到中間「左右插腳乘空」再到最後的拱立歸位。「左右獨步瀛洲」「右左禦風著步」本身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設計的「左右插腳乘空」急行緩行的交替,這讓我想到當時緣渡教易筋經功法時,強調踢腿和三段式跑走的重要,叫學生平常可以多練習。 崔琳 小姐的周述官版易筋經影片中把「左右插腳乘空」省略,他的用意應該認為「左右插腳乘空」可以用「左右獨步瀛洲」「右左禦風著步」來取代其功能,但是他忽略了「左右插腳乘空」急行緩行的交替的功用是「左右獨步瀛洲」「右左禦風著步」無法取代的,因為關鍵不只是在腳而已,還有「急行緩行」的作用,這個動作對於心肺功能的保健養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運動的刺激心肺其實並不是保健,反而加速老化,看運動員的下場都不是很好就可以知道啦。

 

最後的坐身圖、定身圖不注重呼吸觀想的功效如何?每個人對於某些生命的準則設定不同,這裡可能沒有哪個一定對的道理,例如,到目的地有兩條路,一條比較近但危險容易有問題,一條比較遠但安全,您會選擇哪條路呢?(先在心裏問一問自己吧?)

我的個性會選擇較遠但安全的道路。早到晚到都是到,呵呵。而生命有時蠻漫長的,何必即於一時!(如果您還同意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話,那就更不用急了。)而我學一樣東西的習慣,就是先問後遺症如何?然後把這後遺症截住,這樣學這個東西的方向就一定會往好的方向走。

這些原則看起來跟易筋經的修練沒有關係,其實會決定您選擇易筋經的練功方法的選擇。這就是為何我不主張呼吸配合意念觀想導氣來修練定身圖的原因-----快但容易出差錯。而且在洗髓經的原文中,也沒有明確說明要如此修法。為何要調整呼吸?因為我們的心情和呼吸是有一定的相對應關係的,心情很寧靜時呼吸就慢,心情很緊張時,呼吸就快。修行重點在心情,可是心很難掌握,怎麼辦呢?於是我們就掌握呼吸吧,用調息來迅速進入心情寧靜的狀態。這在生命成長初期是有效的,到後來,還是要放掉。「努力」寧靜,反而是對寧靜的干擾,必不得寧靜;就好像努力做了很多動作來解決失眠,反而更難入眠。可不可以,自然呼吸,等他逐漸慢下來呢?就只是看著他觀照著他?這也是一個方法。以我經驗,學生靜坐,不調息,只是觀照,約兩三個星期,便自然腹式呼吸了。這就是緣渡所傳不意念觀想導氣,也不意念集中丹田的靜坐原因。有沒有效果?那我們要知道定身圖的作用何在?如前所述,定身圖的功用在通任督二脈。

 

沒有練易筋經,純粹從洗髓經入手,可不可以通任督二脈?(為何要通任督二脈?這說來很長,我最近沒有什麼時間,簡短說,可參考「心氣合一」及密宗的「果位起修」要練氣脈明點的理論。因為道密的行者發現,凡是成佛,成真人者,丹田氣和泥丸宮的氣一定是相通的,這變成修行證果很重要的一個條件,所以必須強調「性命雙修」。只是密宗走的是中脈,丹道一般走的是任督二脈,但是丹道也有中脈的修法,很少見就是了,叫「中宮直透法」。)任督二脈是「氣之海」,是屬於人體陰氣陰液的部分。陽能入陰,陰氣無法純自陰氣鍛鍊,必須從陽氣轉化而來。只有陽氣旺盛,陰液部分才能也富厚。所以沒有練易筋經純練洗髓經是無法有功效的。十二式易筋經前面十二式,和周述官版的前九圖其實作用目的是相同的,都在增進人體十二經脈陽氣部分。等到後面的靜坐,才是真正在通任督二脈之氣。而十二經脈中,手足三陰經的氣都通進任脈,手足三陽經的氣都通進督脈。河川要有充分的水,湖泊海洋才會有豐富的水流進來,才能蓄水量大真正有調節乾旱或雨季的功能。意思是說,手足三陰經手足三陽經的氣流進任督二脈,對我們的健康才有真正增進調節的作用。如果前面的陽氣部分鍛鍊的很好,後面的陰氣儲存就會不錯。其中當然還是有其他的要訣配合。是不是一定要由呼吸來意念存想導氣?可不可以陽氣自然蓄積,而通任督二脈?不一定要由呼吸來配合意念導氣才能夠!!但如果要由陽氣自然蓄積,再轉化為任督二脈之氣,有幾點必要條件是一定要達成的,這樣自然呼吸就可以取代以意導氣式的呼吸:

 

甲.心性要無執無欲,淡泊名利。這很重要,這也是周述官版本上強調要多讀金剛經、心經,只是他沒有把其中的道理講述得很明白。在這裡,多看道德經,清靜經,論語等也是有幫助的。(陽主動,陰主靜,任督二脈主要在培養身體之陰液陰氣部分,所以要保持心之虛靜,才可以達到)

 

乙.頭腦思維作用放下。這可以參考道書,如黃元吉《樂育堂語錄》等書,這就是周述官版本定身圖中,很難達成的地方,要思慮放下同時觀照,很多人是分不清楚的,分不清楚,即使快速就容易出差錯, 周述官 先生也知道如此,不過他功法上只能盡到提醒的責任,例如,他在定身圖下說:

 

 

 

按定身圖八勢,是涵養性靈,全收前坐、立、行、止、升、降、抑、揚、屈、伸、宛、轉、運、定之效。萬不可輕易行之。行功至此,須屏絕念慮,洗滌心胸,耳不聞,目不見,心無所思,無一切掛礙。惟知以所運之氣,歸蓄三焦,旋轉黃庭。意之所至,氣之所至。采藥煉丹,養嬰入定,全賴於此。返本還原,成真證果,實基於此。此時不能調息定位、壹志凝神,則心必走著,氣難內積,將見前之運功,皆成外壯,豈不惜哉。然亦不可十分著意,貴無忘無助,不粘不脫,亦離亦合,妙極趣極。《心經》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即此境也。學道之人,平時細心體之,臨時一心向之,過時又回心審之。日久功深,不特易筋換骨,即伐毛洗髓,亦無難矣。

 

 

 

此段中,心無所思,卻要意之所在,氣之所至,達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境界不易達成且有後遺症,故 周 先生在前面叮嚀「萬不可輕易行之」就是如此。

 

前兩者做到,陽氣才能轉為任督二脈之氣,陽才能入陰。

 

(在此介紹一不起思維而能觀照的方便法門----------耳根圓通法門,由耳根入手聽靜心音樂,這是在自然呼吸下通任督二脈的好方法。請參《大佛頂首楞嚴經 ─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註解說明請見:http://tw.myblog.yahoo.com/vividyyy/article?mid=617

 

丙.雙盤坐姿,舌抵上顎。原因請參我先前所寫的靜坐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vividyyy/article?mid=617&prev=626&next=616&l=f&fid=6

 

丁.靜坐開始時,先吞三口口水,以利氣入任督二脈。(3和4是重要口訣,請珍惜,第丁點周述官版本上也有說到,但沒有說明為什麼,所以容易被行者忽略。)

 

 

 

暫時的結論:

 

如果您有充分的時間(每天可以有兩小時以上的時間練功),您可以練習周述官版本易筋經,效果非常宏大。惟後面定身圖練習要謹慎。

 

如果您沒有充分的時間,您可以練習十二式易筋經,自然呼吸,效果也很好,不容易出差錯。如果要效果更好,就把每式時間延長到數分鐘之久。但這樣時間也還是沒有很長(一小時左右)。

 

願易筋經帶給您幸福健康快樂

 

無限祝福

 

 

 

 

 

 

 

 

2.周述官版本易筋經的視頻版本差異。此視頻版本,目前有三:釋延王法師、崔琳女士、孔德先生。

誠如聞捷兄、小凡兄所指出的,釋延王法師省略了三才通氣十四勢,延王法師為何要省略呢?他有兩個用意,一個當是為了推廣普遍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太繁雜當然不利推廣,另一個理由是,這三才通氣十四勢他應該是以為可以用前面幾個導引姿勢來包含的,我們看正身圖的前幾勢,「基本上」已經把三才通氣十四勢(目的在通上焦、中焦、下焦之氣)包括了,所以他就把他省略了。也因此,我覺得病重、或剛進入周述官版易筋經、或是生命只預期有基本健康的身心、或是性情喜歡簡易者,都很適合練習延王法師的周述官版本易筋經。尤其是延王法師每一導引姿勢沒有停留很久,不會使人受不了,很容易入手。照著他的視頻練習,也很方便。

如果每天很有時間,可以練練 崔琳 小姐的視頻版本,因為他的姿勢最紮實,伸展也是三個中最講究,每個姿勢的練習時間也是最長,所以如果意志力很堅忍的練功者,可以參考看看。可惜的是,如前所述,行身圖中,「左右插腳乘空」應加入更好(因為崔琳版本很花時間,再花這段時間也沒差啦,呵呵)。

最完整的是孔德版本的影片,幾乎沒有闕漏(依我的檢查),很可以為一般想全面感受周述官版本易筋經的練功者入門的指引。他的動作沒有 崔琳 小姐的那麼嚴格,所以對於一般練功者,也有接引入門的方便。

這三視頻版本中,有些動作有所差異,表示其實都是可以的,都是有效的,否則他們就不會提出來還拍攝影片。可是這樣對於初學者就會產生疑惑,其實對初學來說,三者都可以的,看機緣吧,三者對於基本生理健康都是有很好的改善提升作用。練了一陣子後,想精益求精,再來探討導引動作功效上的差異有所不同也是可以的,否則一直練下去,也是不錯的,「功貴有恆」是也。例如,「仰面朝天」的動作有的要墊腳尖,有的不需要墊腳尖,那到底要不要墊腳尖?延王法師做仰面朝天時,雙手臂是張開的,可是 崔琳 小姐卻說要合起來?延王法師的一般動作時,沒有墊腳尖, 崔琳 小姐幾乎都墊腳尖,那到底一般動作時要不要墊腳尖?要討論這些問題,恐怕要知道這個動作的作用,以及對人體生理結構有所認知會是有幫助的,以「仰面朝天」為例,如果我們知道他的作用是上下全身順暢通氣,那麼我們再來討論要不要墊腳尖?先做個實驗,彎腰用手摸著小腿脛骨兩側肌肉,先把重心稍微向後,再把重心往前移動,再把腳尖墊起來,會發現什麼?會發現從腳尖到腳踝到小腿側的肌肉(筋)被「充分」伸展了,而我們知道易筋經基本上運用筋的伸展來推動氣血的運轉,那麼我們就知道,要效果更好就要墊腳尖,否則基本上的功效也已經有了。同樣的,雙手臂也是應該要張開的效果才更好。

 

 

 3.關於周寶富先生天門108式易筋經

3.5關於魏子雲先生的有氧氣功(天門108式的節錄)

 

4.關於周寶富先生地門易筋經(很像六字訣氣功,但是動作不一樣,我以前學的是立姿,周寶富先生的是坐姿,動作差異很大,但六個音是相同的)

 

 

 

6.關於宗光耀先生18式易筋經

 

7.關於釋德揚(包含釋德虔、黃介良中醫師,李章智,嚴蔚冰、虞定海等)動態12式易筋經

7.5靜態定式12式易筋經(李家雄、緣渡生命十二式或大陸體育總局的易筋經定式動作)

十二式易筋經是現在流行的易筋經中最普遍的,但是姿勢版本也是最多的,比起周述官所傳的易筋洗髓經來說,多蠻多的。易筋經版本很多(少林寺自己也很紛歧,如釋延王以周述官版為主,釋德揚則以十二式為主),有緣進入十二式中,就也會發現,怎麼十二式本身也那麼多種(同樣少林寺釋德揚和釋德虔也不太一樣)?那麼我把他們分成兩大類:

動態易筋經十二式:釋德揚、釋德虔、黃介良中醫師,李章智,嚴蔚冰,虞定海等

 

靜態定式十二式易筋經:李家雄中醫師、緣渡生命十二式或大陸體育總局的易筋經定式動作

 

 

 

他們相同的部分,就是都是以撐筋拔骨方法來伸展十二經筋,由此來帶動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mit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