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otus.org.tw/ShowMonthlyCon.asp?monid=397&tid=25&subtype=生命雙月刊

縱浪大化的生死命題--從文學看生死學

 
   

專題企劃/朱惟君

  不論是人生中乍然面臨、或者願意提前試著認識「生死課題」,想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會是一件輕易之事。此時,如果能夠透過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於潛移默化中,漸漸深入理解生死課題的種種層面,較容易藉此協助我們「把對於死亡的恐懼不安化為藝術性的美感」;而此同時,憑藉文學藝術對於絕症患者所能提供的精神調適與昇華功能,也有助於深化或充實我們對於死亡的真實性、精神性或宗教性的認知。

  緣此,本專題企劃──縱浪大化的生死命題,首先將以「從文學看生死學」的角度,引介多位名家,包括前教育部參事、政務委員,現為全職作家的鄭石岩教授;現為吳鳳技術學院教授、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計畫共同主持人的紀潔芳教授;資深安寧病房護理師彭月枝、以及作家吳若權等,分享他們個人如何透過文學的閱讀經驗,細細參透其間所隱含的生死學智慧。


從文學閱讀中參悟生死大事

▓ 鄭石岩  

  我喜歡文學,經常從名著中,領悟生命的意義,對生死大事有所參契。皇皇鉅構的長篇,需要慢工細活的揣摩。精彩的詩詞或短篇,會有猛然覺悟的感受。中篇的名著,則有凄婉的故事,引發難以忘懷的省思。因此,我喜歡在空檔時間,閱讀文學名著,尤其是唐詩和宋詞,更是我就寢之前,燈下小讀的心靈點心。

  文學很像心靈生活的一扇明窗,透過人物情節和義理旁白,容易滲入肺腑,引起共鳴和啟發。尤其在生命意義和生死大事上,閱讀時含有身歷其境的感受。這時最能心領神會,當下看出新的視野。

  我在學佛的歷程中,最愛閱讀大藏,用文學的眼光,去品味經藏的內容,漸漸發現佛經都具豐富的文學妙趣。於是我用文學欣賞和共鳴來讀它。例如《華嚴經》、《佛說觀無量壽經》、《妙法蓮華經》等,都具一等的文學素質。但最有趣的是阿含藏中的經典,文學味兒更濃,例如《百喻經》、《法句譬喻經》等,用了許多生動的故事或比喻,來傳達生活的智慧,生命的究竟義。你用文學的眼光來欣賞,會有很深的領會。例如《百喻經》中的「殺死領路人」是這樣說的:從前有一批商人,要到遠方做生意,必須經過沙漠,越過高山,遠渡重洋。為了怕迷失,就請一位熟悉路途的人當嚮導。有一天,他們來到曠野,環境險惡,依當地迷信的風俗,必須殺一個人祭祀,才能保平安。這批商人都是自己人,商量結果,決定殺嚮導當祭品。結果,這批商人因為沒有嚮導,陷入前路茫茫,後退無路的困境,最後都困死在曠野裡。

  佛陀用這個故事,來比喻正確信仰及生命意義的重要,它有如商隊的領路人。他指出生活中的種種慾望、追求和財富,在平常生活中有其重要性,但在生死大事上,卻變得不重要。我們要為生活造福,但卻不能對生死大事不了解。

  在文學之中,無論中外古今,討論人間事理如生死大事,總是作品的主軸,試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讀完之後只要看看作者羅貫中的序言,就可一目瞭然。他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滔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讀到這裡,你對生死大事,也該有所領會拿捏吧!

  如果你欣賞《紅樓夢》,亦會從中看到生命啟示。多年前,我跟恩師胡秉正教授討論到這本文學鉅著時,他指出:就生死大事而言,這本書是可以當佛學來讀,可以看出生命的另一扇窗來。

  在西洋文學作品中,我喜歡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中篇作品,其對生死大事的指陳尤為活潑。《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中的主角帕洪,在他致富之後,還是千辛萬苦追求土地和財富,但最後卻在拚命爭奪一塊遼闊土地過程中,才贏到手,就累死氣絕現場。他的僕人把他埋在現場的土丘上。僕人用尺量了一下,葬身之地只需六尺長而已。

  最發人深省的是《追求幸福的伊里亞斯》。托斯泰神活現描述伊里亞斯夫婦的興衰史。他們興盛時富可敵國,與王公貴人交往,是遠近所稱羨,大家都說他們是最幸福的人。不過隨著天災人禍,他們變得一貧如洗。夫妻淪為人家的長工和傭人。他們就在這時候領會到生命的真諦,變得真正快樂幸福起來。

  有人問他,「怎麼看待自己的不幸?」伊里亞斯說:「有半個世紀,我們一直在追求幸福,但卻不曾得到。現在被雇為勞工,卻找到了幸福。過去我們為經營財富,接待王公貴人,照料牲口和管理工人等事費心思多苦惱。每天在利益上計較,在送往迎來中勞神,意見不同時就吵了起來。現在我們只是人家的工人,有工作做,有食物溫飽,只要努力工作,替主人著想就行。我們一早起床,會互相噓寒問暖,有時間禱告。真的!現在才找到幸福。」聽的人都笑了起來。

  伊里亞斯嚴肅的說,「請不要笑,朋友們!這不是開玩笑,而是生命的真理。起初我們也很愚蠢,為失去財富而流淚。但上蒼讓我們明白生命的真理。我說出這件事,是為了你們好。」

  文學之中潛藏著許多生活智慧,能為你我點亮生死大事的明燈。建議你有空時,讀點文學,總會令你豁然開朗,看出生命的光明面和究竟義。★


讀《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

 

 

▓ 紀潔芳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大文豪托爾斯泰的作品,屬於中篇小說,傅偉勳先生稱譽為「死亡文學的顛峰之作」。在研究所生死學或生死教育的課程中,通常都會被指定為必需閱讀的好書。

  伊凡.伊里奇是舊俄羅斯官僚典型的人物,處處以「遵守規則」、「不失體面」為原則的法官,甚至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以至把內心原有的一點點真誠都喪失了。正當伊凡.伊里奇事業一帆風順時,卻罹患了癌症,托爾斯泰以震撼人心的筆力描述伊凡.伊里奇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過程,包括身體的痛苦、心中的恐懼、無依及孤獨,描述地非常細膩貼切。

  俄國醫學家認為這部小說有關死亡恐懼的出色描寫,值得醫生們參考。書中忠心耿耿看護格拉西姆的親切照顧,給快要窒息的讀者捎來一絲溫馨,又伊凡.伊里奇在臨終前由於身心疼痛,拼命喊叫,雙手亂舞,他的兒子抓住了他的手,貼到嘴唇上,哭了起來,書中形容伊凡.伊里奇好像掉進洞穴,看到了光明。可見給臨終病人身心靈的照顧是非常重要,這本書在細細品味後,或許能助益「生命意義」的探索,志文出版社在這本書前附上了精采導讀及托爾斯泰的生平,並附十多張珍貴照片,能看到充滿靈性托爾斯泰的照片真是人間恩寵。★


《醫生也醫死》讀後感

▓ 彭月枝

  現今大部份的臨終過程多是發生在醫院,當病人的生命到達末期,面對死亡已不可避免時,病患、家屬、醫療人員,到底誰最不能接受死亡即將到來的事實?

  人類最大的悲哀之一,就是人類會意識到生命的衰退與死亡,卻不願誠實面對。所以想盡辦法來抗老防衰、延遲死亡來到;但是,無可避免的,最後還是會來到人生的終點。

  署新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韋至信所寫《醫生也醫死》一書,提到:「每個人都知道,當一個人面對死亡時,甚麼都帶不走,但是卻窮一生的時間來求取功名利祿……這就是在理智上承認人人都有一死,但是在情感上、心靈及行為上卻完全否定它。一個人的身、心、靈在此錯亂的情境之中,怎麼可能帶來美好的結局呢?」

  許多重症末期的病人,好像開著一輛快要報廢的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裡面的駕駛就是他們的靈魂,這輛車就他的身體,沒有冷氣、引擎冒煙、車門關不緊、輪胎破了、排氣管掉了、水箱沒水、油箱漏油,即使用最好的油也加不滿。幸運的話就「報廢」在路邊,慘的話就「爆炸」在路中。
 
  是否有兩全其美的方法?找到一個休息站,將車子停好之後,把引擎熄火,讓這輛車報廢了,然後靈魂走出這輛破車,進入到美好的休息站安息。

  當病人跑遍各大醫院、尋訪各大名醫,親友善意介紹各種偏方和名貴的營養食品,醫師也用盡所有的醫學知識、醫療資源,竭盡全力搶救病人,但仍然回天乏術。此時,醫療團隊如何提供病人善終的服務,讓照顧的重點不再是如何去延長生命,而是如何去豐富生命,締造病患、家屬、醫療人員三贏的局面。

  身為基督徒的韋醫師,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用基督無私的大愛,將自己奉獻在安寧的領域裡。生死的奧秘及死後世界是屬於宗教領域的,不同信仰的醫師,面對死亡的態度不盡相同,培養堅定深厚的正確信仰,將可減除對死亡未知的恐懼。

  知名的生死學大師伊莉沙白.庫伯勒.羅斯曾說過:
  做完了我們奉命來到人間從事的工作,我們就可以脫離囚禁我們靈魂的身體,就像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時機成熟時,我們就會拋棄肉身,擺脫病痛、恐懼和人生的一切煩惱,逍遙自在,宛如一隻飛回上帝身邊的彩蝶……。
 
  死亡讓生命變得有限,因為有限,所以要珍惜;因為有限,所以會思考甚麼才具永恆的價值?進而調整生命的次序與態度,檢視自己的生命,是否走得太快?是否浪費生命?是否有所準備?是否了無遺憾?★


落葉飄飛在風中 

 

▓ 吳若權

  死亡可以視為過度到更高的意識狀態,
  死後仍然會有知覺、理解、成長。
  唯一失去的是已不再需要的軀體。
  一如春天來到時收藏冬衣。

           ——摘錄自《當綠葉緩緩落下》(張老師文化)

  初淺地接觸「生死學」,是從閱讀開始的。藉由作者的講述,包括學術理論與個案經驗,體會生死的意義與價值。

  當時的我,並沒有真正深刻地意識到,這是多麼艱難的人生功課。雖然,會隨著閱讀的情境,想像「如果有一天,我碰到自己或至親必須做最後的告別」時,可能的心情與反應,終究只是一個概念,或一門知識。就像從小背過很多數學公式,試算習題,邏輯縝密,可是若沒有通過真正考試,很難知道自己的解題技巧到底夠不夠用。

  直到幾年前,年邁的父親生病,住院四個多月過世,陪他走了最後一段路,才能夠更深刻地體會:當生命走到盡頭,彼此如何告別,是多麼重要的學習。若不是平常累積的閱讀經驗,加上親友的支持與鼓勵,我的悲傷、痛苦與遺憾,可能永遠無法撫平於萬一。

  關於「生死學」,學校教得很少,自己學得不夠。無論是自己或至親,面對死亡,似乎都欠缺準備,於是接踵而來的驚慌、恐懼、悲傷、甚至是憤怒,很容易將理智淹沒,即使過程中已經很盡心盡力,還是留下深刻的遺憾。

  如果,能夠學習去接受,面對死亡,驚慌、恐懼、悲傷、甚至是憤怒,都是正常的情緒,就比較容易找到安頓身心的方式,讓即將離開的人,和為他送行的親友,都可以好好地互道珍重,彼此告別。

  最近接受蓮花金金會、以及電視節目製作人黃大軒的邀請,參與「蒐藏生命風景」節目,擔任主持的工作,有機會接觸更多安寧療護的醫護專家及病患,再度進修「生死學」的課題,讓我特別珍惜。多年前,黃大軒先生製作的「最後的禮物」紀錄片,描述一位女子在父親罹癌後,照顧到臨終的過程,感人至深。這部紀錄片,也成為我心目中「生死學」的最佳教材之一。

  這次跟著製作團隊一起做功課的同時,我從書架上取出《當綠葉緩緩落下》這本書,重新反覆閱讀,彷彿在一次領受已故的生死學大師伊莉莎白.庫柏勒.羅斯的諄諄教誨。她說:「死亡可以視為過度到更高的意識狀態,死後仍然會有知覺、理解、成長。唯一失去的是已不再需要的軀體。一如春天來到時收藏冬衣。」「你會很高興知道所愛的人仍然以某種方式存在某個地方,你們總會再見。」同時,她也教導讀者:學會與悲傷共存。悲傷,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恩典。

  落葉離枝,風中飄飛,看似輕盈的姿態,承載著豐美的一生。當它聽見土壤的召喚,葉落根歸,只不過是回到大地的懷抱。瀟灑與不捨,都是美好而值得珍惜的過程。★


▓ 關於蒐藏生命風景  製作人黃大軒

  1998年,蓮花基金會透過衛生署醫事處的經費補助,花費近2年時間,製作全台唯一以安寧療護為題的電視節目:「最後的禮物」,播出後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也獲得觀眾的熱烈回應,本會諮詢電話一星期增加約60通,直到節目播畢,仍有關心重播、詢問哪裡可以買到節目影片的電話,證明用心製作的專題性節目,受到觀眾的熱烈擁護是可以預期的。

  為使安寧療護的觀念深入民間與醫療等相關領域,「最後的禮物」委由廣電基金發行,本會代為協助推廣,透過本會訂購者,共計2934套,顯見一個好的節目不僅能透過電視傳播建立影響力,還能成為教材廣被運用。

  「最後的禮物」,獲得媒體觀察基金會頒與年度最佳節目五顆星獎的最高榮譽(2000年),在忌諱談論死亡的年代,率先與民眾坦誠對話贏得信賴,間接替後來的「選擇不急救」及推廣「安寧療護」建立基礎。

  在時間推移下,安寧療護累積更多照護與陪伴的經驗,每一位家屬不同的態度,會帶給醫療團隊不同的收獲與學習,簡言之照顧過的病人越多收獲越多,挑戰也相形越多,不論是生理、心理、社會、或靈性需求,又或者面對病人的主觀感受,醫療如何顧及倫理決策、又能讓人性空間遊刃有餘?這在安寧療護剛開始的幾年都是一種概念,直到經驗久了,醫療越能謙卑的看待各種可能,而這些切身體驗也最能直接將安寧療護的內涵展現出來,對於團隊成員而言,無形間也將蒐藏病人生命風景與自我生命對話的橋樑搭建起來,這是現代醫療追求以病為師、視病如親最基礎的人性工程:醫病間雖微妙卻不易摧毀的關係的建立。

  此外,本會雖長年以宣導安寧療護與社會接觸,但仍感於傳統觀念的限制而心有餘力不足,最常聽聞家屬抱怨醫療的輕薄與粗暴,也有許多人對安寧療護的認知仍在等待死亡的負面層次,對於最基本能照護好病人與家屬的身心,進而可以滿足其靈性需求的安寧療護,說實在,若不曾親身經歷是很難徹底理解的,因此,透過「蒐藏生命風景」,我們期待將安寧療護與時俱進的真切精神表達出來,透過豐富的病房故事,傳達醫療最溫柔的本質:陪伴與傾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mitava 的頭像
    armitava

    armitava鯨洞---各自回到山洞閉關,你的身體就是你的山洞

    armit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