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前幾年在大葉大學的小型座談會上與該校國文老師分享「儒家經典導讀」的教學心得之綱要
剛剛突然看到,覺得也可以當作生命的紀錄。
儒家很難敎,不會敎的話,對學生來說,常常會變成說教或是壓力來源,這是一般人討厭儒家的最直接管道。希望我不會成為孔子的罪人。
「儒家經典導讀」的教學心得------------------
一點前理解:知道孔子要解決的問題,而且最好從知道提升到體驗,這樣才可以像熊十力所說具備隻眼來解決《論語》中許多無頭無尾的話語。
幾點心得:
1.具備詮釋的架構:否則自己的詮釋容易有跳躍、不一致的現象。根據經驗,牟宗三先生的儒學詮釋架構,同學最不容易理解。錢穆先生和曾昭旭先生的詮釋架構,學生比較容易接受與理解。
2.不管平日如何,在講解時,至少要感到現在我講的這個學說就是真理(因為儒家是生命的學問),否則學生不容易感動,跟上高中文化基本教材沒有區別!但上課時,為了接引的目的,避免學生反感,不能明目張膽得說這就是真理道路生命,要謙遜地說來討論孔子的學說的優劣。
3.要將經典扣緊學生的生活,他們遇到問題才會想到經典,例如「匿怨而友其人」,便要學生想想平常有沒有對某些同學有埋怨,卻還是裝作很熱絡,你為什麼會如此,是怕得罪他嗎?還是怕以後他不提供某些便利不幫你忙(你懷疑、擔心自己的能力)?還是------?孔子為什麼可以?那要如何面對「怨」?孔子的態度有何可以參考處?又如「事父母幾諫-------」便要同學思考,父母不是聖人,當你確定他們有錯誤時,你怎麼提出勸告來教育他們?依你的經驗,怎樣的方法可能有效?吵鬧?正經八百地開家庭會議?放棄?-----孔子為什麼要用「幾諫」的方法?在現實上的優點為何?什麼時候不能幾諫?
4.對幾個經典的字眼「仁」、「孝」、「德」---------必須給予現代白話的意義詮釋,用「仁德」、「孝順」、「德行」等來詮釋,學生會覺得是教條,如依錢穆「仁」若說成「高度自覺下,人內在的真情善意」(愛),學生較易理解。
以下是幾年前在大葉大學做的演講綱要,順便張貼於此,以作紀錄。
題目:如何面對多變的環境
綱要:
1.贏要贏在人生的終點:李昌鈺的故事。人生是場馬拉松,先跑得快的,幾乎都會輸。
2.大學重要目的:找到自我的位置,然後自在的待著。
2.1有條件的價值感:我=我的□□,《天龍八部》中馬夫人康敏的生與死。
2.2無條件的價值感:沒有才能是最大的福報?
3.面對生命的喜怒哀樂:
3.1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配合著性情,靜觀生命在我身上發生的一切。
3.2自我不確定性、沒安全感:「我太豐富,所以包含矛盾」(惠特曼)。
4.找一些人生的常道來面對無常多變:---------多讀經典
4.1人基本原始的恐懼:死亡——帶走一切。
4.2你認為人生有哪些是不變的(永恆)?
5.讓流行來跟隨你,不要跟隨流行。
※※※ 祝 福 ※※※
留言列表